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善用影像感測器的動態範圍

數位機身的影像感測器其地位等同與銀鹽攝影時代的底片,銀鹽黑白負片的動態範圍約為17Ev,現今規格最高的全片幅機身的影像感測器之動態範圍也僅有15Ev,而APS與M4/3等小片幅機身的影像感測器之動態範圍更低約為12Ev左右,因為這樣的動態範圍已比銀鹽底片低了很多,故在進行數位攝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用這已經不怎麼高的動態範圍,才不至於在暗部產生過多的雜訊。

以下的例子是很好的說明:
夕陽餘暉經常是攝影的主題之一,但是也不容易拍得完美,因為雖說是夕陽但是現場太陽周圍的光線還是很強,而地景的亮度卻是相對的弱得許多,衡量夕陽餘暉亮部的細節與地景暗部的細節,我們經常會自主的將曝光量降低以保住夕陽餘暉的亮部細節,下面這一幅就是這個思維下的作品,拍攝時我不斷的降低曝光量以取得夕陽上方雲彩的細節。

圖一


但是我發覺其實這樣曝光下的直方圖顯示出整體偏低的曝光量,也就是值方圖右邊離最亮區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於是我就試著加了一級曝光再照一張,其結果如以下這一幅(此時的直方圖右邊已快要貼近最亮區),明顯的這一張夕陽上方雲彩的細節損失過多,但是因為我是以RAW檔紀錄拍攝的,故我決定回去後用Viewer3處理看看,看是否能將雲彩的細節拉出來。

圖二


將RAW檔案放入電腦後我在Viewer3上只是簡單的將RAW的曝光補償向下調整一級(1Ev),就得到以下這一張的結果,這一張雲彩的細節和第一張一樣好。

圖三


到此也許會讓人覺得何必多此一舉,直接以第一張的曝光量拍照就好了,何必麻煩的先在現場增加曝光量而回家後再經由電腦將曝光補償減回來,但是經由下面的100%截圖我們就可以發現這樣子小麻煩的處理一下是有好處的,也就是現場增光與後處理減光會提高照片的訊噪比,下圖的比較可發現太陽周邊的噪點明現的低很多,整體畫面乾淨了不少。


圖三的100%截圖
圖一的100%截圖



這一個例子明顯的展現出了盡量的提高曝光量以善用影像感測器之動態範圍的好處,只要曝光時的直方圖右邊不要超過最亮區,就代表了現場的亮部細節已被完整的紀錄下來了,這樣可以保有日後最大的後處理空間,將自己想要展現的細節處理出來,並能降低整體畫面的雜訊與提高畫面的素質。

1 則留言:

  1. 攝影~Hello~這邊有一個M43專屬的社團喔

    看到你的文章覺得很喜歡~誠心的邀請你加入社團

    如果還沒加入~歡迎加入這個大家族喔

    FB搜尋:M4/3交流天地

    或下列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19293205012906/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