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Panasonic 在2014年初發行了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這一隻鏡頭,這是Panasonic以Leica之名發行的第4隻M4/3鏡頭,前3隻分別是:
Leica DG Macro 45mm F2.8
Leica DG 25mm F1.4
Leica DG 42.5mm F1.2
這一系列的Leica M4/3接環的鏡頭都以大光圈與高光學規格為其主軸,這一隻15mm F1.7的鏡頭也不例外。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鏡頭 |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規格 |
特性:
現在來瞭解一下其鏡組結構與MTF圖,本鏡頭是由7組9片光學鏡片所組成,從結構與比例上看我們發現鏡片的直徑並沒有很大,當中用到了3片的非球面鏡(下圖粉紅色的部分),而MTF圖型則維持Leica一貫的子午線與弧線解析度並重的傳統,且曲線擺動平順沒有怪異的轉折或是背離(關於MTF圖表的意義請參照 “鏡頭之 MTF 圖與其代表的意思” 一文) ,在實際測試過許多鏡頭的解析力表現後,我們大約瞭解到實測的解析力與MTF間有一些微妙的相關性,像是子午線與弧線的MTF背離(許多變焦鏡頭的MTF都有這個問題)或是MTF曲線轉折劇烈或是擺動起伏過大,這都不會有好的實測結果,由本鏡頭之MTF曲線的趨勢來看,預估這一隻鏡頭的解析力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鏡片組結構 |
MTF圖型 |
第一印象:
這是一隻全金屬鏡身的鏡頭,包括了金屬接環,當中只搭配少許的塑膠元件(如前端護圈與開關等) ,不過當看到前玉鏡片的尺寸時猶豫了一下:直徑這麼小的光學結構成像特性會好嗎?這讓我連想到了Olympus 17mm F1.8這一隻鏡頭,它的前玉鏡片直徑也是很小,而今天這一隻Lecia 15mmF1.7的前玉鏡片直徑約比Olymous 17mm那一隻大20%左右(直徑23mm vs. 19mm),但還是不像一般大光圈的鏡頭那樣有著碩大的前玉鏡片,不過表現如何就得看後面的測試了。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盒裝配件 |
這一隻鏡頭原廠有發行銀灰色與黑色的版本,我們取得的是銀灰色的版本,台灣地區2014年9月間的平行輸入品售價為台幣16800元,黑色的版本在國外的售價是與銀灰色的版本一樣的,但在台灣地區黑色版本的售價會比銀灰色的版本高台幣500元左右。規格標示本鏡頭的外部尺寸為57.5mm x 36mm,是屬於比較寬扁型的外觀,一般較寬型的鏡頭(直徑較大)接到Olympus幾款比較嬌小的機身時會有無法上三腳架的窘境,因為較寬的鏡身會凸出於機身下方的邊界,像是Leica DG 25mm F1.4這隻鏡頭就有類似的狀況,還好這一次的Leica DG 15mm F1.7並沒有這樣的問題。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vs Olympus M.Zuiko 25mm F1.8 |
它的外觀尺寸雖然比Olympus M.Zuiko 25mm F1.8要小些(鏡長短6mm),但是接上機身後覺得整體大小與M.Zuiko 25mm極為接近,銀灰色的金屬鏡身與配上金屬的鏡頭接環做工算是精細,但是其銀灰色的光澤是屬於比Olympus塑膠外殼系列要再偏向白色的感覺,接上銀白色的E-PL6之後整體來看有些許的顏色差異(但是要比Olympus的塑膠外殼鏡頭的色差要低一些),這樣的色差一直以來都存在於銀灰色鏡頭與金屬銀白機身之間,不論Panasonic或是Olympus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它擁有著實體光圈環,每一格為1/3EV,在F/1.7盡頭處還有個標示A的位置指示光圈處於機身控制的模式下,這樣的設計在M4/3自動對焦鏡頭上還是少有的,鏡側還有個AF/MF的選擇開關可切換 自動/手動 對焦模式,在實體光圈環與對焦切換開關的搭配下本鏡頭可以很快的自自動模式切換到手動模式(不需要進入相機的控制頁面進行設定),這是一個非常便捷的設計。本鏡鏡尾接環處打印著 ‘Made In Japan”,這是松下對於自家M4/3鏡頭一直以來的堅持,Panasonic的全系列鏡頭皆為日本製造。將鏡頭旋上相機時手感適中,對焦環的轉動阻尼適中,對焦環並無自動加速的功能,轉動同一角度無論轉速的快慢其對焦的進程均為一致,自動對焦時的反應速度很快對焦聲音很小(頻率較Olympus低沉),這要比Leica DG 25mm F1.4進步了許多,光圈葉片為7扇圓形結構。下圖為本鏡頭接上Olympus E-PL6後的外觀圖。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與 E-PL6 |
開始測試:
本次之測試部分項目會與Olympus M.Zuiko 12mm F2.0與Olympus M.Zuiko 17mm F1.8以及Panasonic G 14mm F2.5比較之。關於測試項目的詳細解說請參考:鏡頭測試項目解說。
暗角(Vignetting):
首先要試的是暗角,這裡將對全白的牆面當成是拍攝目標,相機曝光設定在+2EV,ISO200,快門自動,鏡頭對焦在無限遠處,以不同的光圈大小來拍攝全白之影像,觀察比對畫面邊緣亮度衰減的程度。本鏡頭於光圈F/4以上就幾乎沒有暗角的現像。
F/1.7的暗角表現
F/2的暗角表現
F/4的暗角表現
失真度(Distortion):
失真度的評量將由鏡頭對LCD螢幕所顯示的TV測試圖形拍攝的結果來衡量,但是因為現今原廠的機身都會對自家鏡頭相對應的光學參數進行自動修正,故要觀察到鏡頭本身的失真就要在其進行數位補償之前將圖像輸出,也就是使用RAW檔來觀察,RAW檔記錄的資料是相機進行數位處理以前的資料。下圖是本鏡頭的失真圖,有輕微的桶形失真,但是經由機身的數為修正後可以很輕易的得到不失真的圖型。(以下圖示之左側為本鏡頭右側為Olympus M.Zuiko 12mm F2.0的表現)
TV測試圖形所展現出的鏡頭失真狀況(數位修正前)
TV測試圖形所展現出的鏡頭失真狀況(數位修正後)
解析力(Resolution):
解析力主要是要瞭解鏡頭在中央以及遠離中央部位對於被射景物之細節明暗對比的表現能力,一般廠商會以MTF圖來闡明鏡頭的解析能力(MTF的解讀如以下: http://web.nchu.edu.tw/~jlwu/articles/MTF.htm),這裡以MTF的量測為基礎,經由對拍攝樣張的成像來瞭解鏡頭中央,距離中央1/4片幅,距離中央1/2片幅,以上3處之弧線與子午線之解析能力。下圖為測試樣張,線旁的數字代表片幅垂直擁有之線條數目除以100,例如10代表片幅垂直處有1000條黑色與白色交錯的線條的意思。
解析度測試樣張
下圖由左自右為本鏡頭中心於F/1.7 F/2.8 F/5.6 F/11 F/16(由左至右)時之1800條線的100%截圖,最佳解析度為當光圈位於F/4的時候,最大光圈F/1.7時的解析度略有損失,小光圈自F/11後解析度開始些微劣化,故除非需要很深的景深,否則光圈F值最好維持在F/11以下以取得較佳的解析度。
片幅中心1800條弧線解析度
片幅中心1800條子午線解析度
下圖由上自下分別是在光圈F/4時,片幅之1/4與2/4與3/4處之1800條弧線(左)與子午線(右)的100%截圖,解析度於2/4片幅處略有減損但不是很嚴重(但是子午線解析度損失較嚴重),這樣略微減損的解析度能一直維持到片幅的邊緣,這支鏡頭在解析度的處理與平衡上表現得相當不錯,在M4/3整個片幅的區域均能維持水準以上的解析度,在這個焦段上能有如此的表現實屬不亦。
距中心1/4處
距中心2/4處
距中心3/4處
Leica DG 15mm F1.7片幅極邊緣的解析度
M.Zuiko 12mm F2.0片幅極邊緣的解析度
本鏡頭的全域解析度雖然沒能像光學結構設計相似的M.Zuiko 45mm F1.8這一隻那麼的傑出,但是在15mm焦距下能有這樣的表現實屬不易。
Panasonic G 14mm F2.5 於F/5.6片幅2/4處之1800條子午線解析度
Olympus M.Zuiko 17mm F1.8 於F/5.6片幅2/4處之1800條子午線解析度
色差(Chromatic):
色差的產生是因為不同波長的光波經過鏡組之後產生了不同的折射角度,因而同一點的光源經過鏡頭之後在片幅上成像在不同的位置上而造成的現象,這問題主要會發生在片幅中央區域以外的地方,以及光圈較大的情況之下,我們用之前測試解析力的拍攝樣張,藉由比較邊緣位置的黑白交錯邊界紅紫色與藍綠色擴散的程度來界定之。
下圖為片幅極邊緣處,由上至下分別為F/1.7 F/2.8 F/5.6 F/11(由左至右) 之色差狀況,僅有些微的色差,且各光圈下皆維持一至的極佳特性。
曜光(Flare):
曜光是指當鏡頭面對強烈光源,其在片幅成像上之其它地方產生光斑的嚴重程度,這特性取決於鏡頭中之鏡片組抗反射能力的強弱與否。下為位於室內燈光下的曜光表現。
點光源散射(Sun Star):
這一項測試是為解決能在室內瞭解鏡頭的夜拍特性而設計的,方法為在稍微陰暗的室內,朝向一個接近點光源的發光體,進行光圈F/8快門4秒ISO200的拍攝,鏡頭與點光源的距離以鏡頭焦距換算之,每1mm的焦距拍攝距離為30cm(如焦距為25mm拍攝距離為7.5公尺),拍攝完成後以100%的截圖來觀察點光源成像的特性,也就是點光源周圍散發出的星芒是否會顆粒過大的問題,點光源散色星芒顆粒過大的這個現象在很多的鏡頭都會發現,且有不同程度展現,但是這個問題的產生似乎和日間拍照特性沒甚麼相關性,與曜光解析力好像也沒有必然的關連,所以只能經由實際的拍攝來瞭解其成像特性。
下圖為本鏡頭分部在片幅中央以及2/3片幅周邊的點光園散射狀況,其星芒尾端是屬些微收縮的形狀,片幅中心之散射光芒非常均勻,2/3片幅周邊之散射也都均勻,僅有些微極小的不均勻散射(情況極輕微幾乎不易看出來),片幅四周的散色亦沒有色差(亦稱為紫邊)現象,極為優秀。
本鏡頭於室內之模擬夜間點光源拍攝
下圖為Olympus M.Zuiko 12mm F2.0在F/8 4S分部在片幅中央以及2/3周邊的點光園散射狀況。
Olympus M.Zuiko 12mm F2.0室內之模擬夜間點光源拍攝
Olympus M.Zuiko 17mm F1.8片幅中央之室內模擬夜間點光源拍攝
Panasonic G 14mmm F2.5 戶外夜間點光源實拍
慧形像差(Coma Aberration):
慧形像差的成因為光線進入鏡頭的路徑不平行所造成的,一般會在片幅的邊緣造成成像發散成帶有一彗星狀的尾巴,尤其是在光點越小光線越強的時候會漸趨嚴重,本測試以LED點光源置於距相機 (焦距x30) 的距離進行拍攝,相機設定為ISO200 F/5.6 1/4S,對片幅中央與片幅右上角極邊緣進行拍照後比較之,本鏡頭的慧形像差極其輕微如下圖。下圖的慧形像差結果有一部分成因於數位的變形修正所致。
本鏡頭之慧形像差(左為片幅中央右為片幅右上角極邊緣)
Panasonic G 14mm F2.5 慧形像差與色差的綜合效應(片幅左側邊緣)
放大率(Magnification):
放大率的定義是成像尺寸(被攝物之像於感光元件上的尺寸)與被攝物尺寸的比值,測試與計算方式為:先以最近對焦距離拍攝一尺標,再以片幅之寬度除以尺標於畫面中顯示的寬度即得。經由下圖的拍攝與計算,本鏡頭的放大率為(17.3mm/140mm)=0.124倍。
層次感與細緻度:
以下為最大光圈F/1.7與光圈F/5.6與最小光圈F/16下的鏡頭中央100%木偶截圖,請仔細觀察比較絨毛處之層次與對比。
F/1.7 |
F/5.6 |
F/16 |
散景特性(Defocus Aberration or Bokeh):
以下為本鏡頭於F/1.7 F/2.8 F/5.6 F/11的散景圖。
F/1.7 |
F/2.8 |
F/5.6 |
F/11 |
後記:
當今市場上能買到的等效焦距位於廣角24mm ~ 35mm間的M4/3接環自動定焦鏡頭有:
Panasonic G 14mm F2.5
Olympus M.Zuiko 17mm F2.8
Olympus M.Zuiko 17mm F1.8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Olympus M.Zuiko 12mm F2.0
以上這5顆鏡頭於2014年9月份的平型輸入品零售價分別為台幣4700與5900與12500與16800與20800元,Leica DG 15mm F1.7這一顆的價格位於當中的中上,而鏡身的精緻度則為於中數,略遜於M.Zuiko 17mm與M.Zuiko 12mm,但在諸多的測試項目中它的表現是最佳的,無論是 “全域解析度” 還是 “色差” 亦或是 “點光源散射” 與 “慧形像差” 都是當中最佳的,唯一讓人比較意外的是其筒形失真較為明顯,不過數位補償可以將這失真矯正到幾乎看不出來的程度,儘管這隻鏡頭有變形失真的問題且零售價格不夠親民,但還是要強力推薦這一隻光學特性優秀測試結果出眾的鏡頭,堪稱現今M4/3廣角鏡中的第一首選。
自從2009年M4/3系統開賣以來,廣角到望遠的焦距範圍間(等效135的24mm ~ 150mm),終於有了齊全的高素質大光圈定焦自動鏡頭,其分別是:
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Olympus M.Zuiko 25mm F1.8 or Panasonic Leica DG 25mm F1.4
Olympus M.Zuiko 45mm F1.8
Olympus M.Zuiko 75mm F1.8
唯一還欠缺的是超廣角的焦段,即是位於等效135的12mm ~ 18mm之間,至今還沒有適當的定焦大光圈自動鏡頭,我們著實的期待Panasonic與Olympus與Sigma這三家廠商能再接再厲的嘗試在超廣角的焦段下推出出色的自動定焦鏡。
更多關於本鏡頭的實拍請參考"Panasonic Leica DG 15mm F1.7 Sample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