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Fujifilm X-T10 數位機身評測_操作與使用

前言:
這一兩年以來市場上的非全片幅無反專業機身在市場上大鳴大放,似乎讓跨入無反領域較慢的 Nikon 與 Canon 幾無招架之地,攝影人談到無反專業機種沒人提到 Nikon 與 Canon,反倒是競相發表專業無反機身的 OlympusSONYFujifilmPentax 等廠家,這些廠家不但發展專業機身,也發展全系列的無反鏡頭,嚴然一副鯨吞蠶食 DSLR 的現在進行式,這良性的市場互動與競爭的直接受惠者將是廣大的數位攝影愛好者。

近年來一直是使用 Olympus E-PL6 機身與 M.Zuiko 的鏡頭群來進行攝影,Olympus 是很優秀的專業攝影器材廠商,其擁有完整的鏡頭群搭配著自家開發的各種專業或是業餘等級的數位機身,雖然其都是 M4/3 片幅等級的(M4/3片幅之表面積僅有全片幅的1/4大小),但是因為近年來BSI技術的 CMOS 影像感測器的發展,使其背景雜訊特性能與一般的 APS-C 相匹敵,再加上大光圈的鏡頭與機身的五軸防手震技術,使攝影者可在相同的環境下使用大光圈與較低速的快門而達到與全片幅差異不大的畫質純淨度,況且整體設備的體積與重量皆大幅的低於全片幅的 DSLR,所以還是能被專業級的攝影需者求所接受,而業餘攝影就更不用說了。雖說如此,但是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的攝影,M4/3 這小片幅的特性還是會被其先天之特性所侷處,例如天文攝影與風景攝影等,這兩類攝影大多時候是必須控制快門與光圈的設定以取得攝影者所需要的畫面表現,這時鏡頭的大光圈與機身的五軸防手震就幫不上忙了,於是 M4/3 小片幅的背影雜訊問題就會被顯現出來,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增大影像感測器的片幅尺寸,至少在現今的數位電子技術背景下是如此。

談到增大片幅尺寸讓人直接想到的是直接升級到全片幅的無反數位機身,像是 SONY 最新的 A7R II 機種,但是使用 M4/3 系統久了就會被其小而美的機身與鏡頭所吸引,太大與太重的機身與鏡頭將不符合數年來的使用習慣,想像原本出門玩耍時只需攜帶 0.5Kg 不到的機身與鏡頭,而將來竟可能將要攜帶超過一倍重量與體積的全片幅系統,就令人生畏,於是腦筋就動到 APS-C 片幅的身上了,APS-C 片幅的表面積約為 M4/3 的兩倍左右,如設計得宜其機身與鏡頭的重量將不會比 M4/3 增加多少,於似乎網路上的搜尋就此開始,APS-C 片幅機身的雜訊特性必須要優於 M4/3 的機身,對應接環鏡頭之光學特性不能比 Olympus 差,機身與鏡頭的重量加總仍須保持在全片幅系統的一半以下,以上這3點就是搜尋的基本條件,在經過專業網站 DPReview 的豐富機身特性比較 Database 的支援下,找到了 Fujifilm 的 X-Trans 影像感測器系列機身與 X 接環鏡頭將符合基本的搜尋條件,再加上 Ken Rockwell 對 X-T10 的評測,與 Steve Huff 對 X-T1 的評筆,於是就決定購入 Fujifilm X-T10 機身與 XS 16-50mm F3.5-5.6 鏡頭做為此次更換的新系統,並於收到相機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使用與測試,本篇要談的是 X-T10 機身的操作與使用特性。


外觀與質感:
在規格看來 X-T10 加上 XS 16-50mm F3.5-5.6 的體積會比 E-PL6 加上 14-42mm EZ 大上不少,但是重量約僅多 150g 左右,總重約為 570g ( E-PL6 加 14-42mm EZ 總重為 420g ),收到 X-T10 實機後感覺體機真的大不少,但重量卻不覺得有增加多少。


Fujifilm X-T10 在市場上主攻的對手為 Olympus的E-M10,這兩者的外觀造型與設計皆有些相似,包括中央的電子觀景窗、彈跳式閃燈、傾斜角度可調整之 LCD 螢幕、左側之模式選擇轉輪、右側均有兩個轉輪可控制光圈與快門等,而機身比例上來說 E-M10 偏向瘦長型而 X-T10 則較接近方正型,這一些細部比較均可由 http://camerasize.com/ 這網站得知一二,X-T10 與 E-M10 比較不一樣的設計部分則是:右測的雙轉輪控制位於前後方、獨立的AEL與AFL鍵、獨立的對焦模式選擇鍵、快速選單啟動按鍵、7個可規劃的功能鍵等,總括來說 X-T10 的控制便利性會比 E-M10 來得稍微好一些,若 X-T10 和 E-PL6 相較則是大幅的提升了操作上的速度,較大的機身也讓操握性更加。


就機身質感與密合度來說,Fujifilm X-T10 有著很好的機身表面處理與防滑的橡膠包覆面,按鍵的操控札實,上方轉輪有一點太過緊密而右側前後的轉輪似乎又太鬆散,Olympus 在這一方面札實與鬆緊適中的表現還是較為優秀。


選單:
專業相機的選單對攝影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攝影者經常會因被拍攝物與環境光線之不同而需要去手動調整諸多的拍攝參數,如果選單設計讓人很難在大海中撈到他要的針那就算是失敗的,在這一方面 X-T10 做得雖不是完美但算是及格了。


按下 Menu 鍵後出現紅色的拍攝選單群與藍色的設定選單群,這樣的分類方式可先行將眾多的控制選項分成兩大類,而操作者可依其需要再進入各別之下的細部選單去選擇,這一方面 X-T10 要比 E-PL6 來的方便與乾淨許多。除了主選單以外 X-T10 還有個快速選單,當按下快速選單跳出鍵 Q 之後就會出現 4x4 的16項快速選擇設定項目,以上下左右鍵移動到欲設定項目,再以右方後面的轉輪就可以選定設定,這樣的設定方式有一點類似 E-PL6 的 Super Control Menu ( 還好 E-PL6 有這個 Super Control Menu,不然它真的會是很難使用的機身),X-T10 的快速選單項目雖然可以被使用者設定,但不是所有的設定項目都可以被規劃進快速選單中,這問題與其 Fn1 ~ Fn7 的實體快速鍵並不是任何控制皆可被規劃進去是一樣的,這樣的限制讓 X-T10 可方便與快速的控制打了個折扣,讓原本接近80分的選單便利性變成了60分 ( E-PL6 在這一方面算是低於60分,不及格)。



拍攝模式:
X-T10 並沒有像一般數位機身的 PASM 模式設定旋鈕,取而代之的是類似傳統底片相機的拍攝模式選擇,其運作概念就是光圈與快門與 ISO 都有所謂的自動與手動的設定選項,當該項設定成手動而其它項設定成自動時就是該項優先的拍攝模式,例如將右上方的快門轉盤快門轉到 A 且 ISO 的設定也為自動的話,這時就是光圈先決的拍攝模式 ( A 模式 ),如果鏡頭上的光圈自動紐撥到 A 且 ISO 也設定成自動的話,這時就是快門先決 ( S 模式 ),如果快門轉盤轉到 A 且鏡頭上的光圈自動紐撥到 A 在加上 ISO 的設定也為自動的話,這時就是所謂的全自動模式 ( P 模式 ),反之如果快門與光圈都不是設定到 A 的話,這時就是手動模式 ( M 模式 ),這樣的設計思維似乎非常的直接與易懂。

對焦速度:
無反相機的對焦速度一直以來都法達到 DSLR 的專業層級,只因為缺少了實體相位偵測器的緣故,但是自 Olympus E-M1 推出之後這個劣勢就改觀了,因為 E-M1 開始於 CMOS 影像感測器上加載實體的相位偵測器,如此就將無反相機的對焦速度推向了另一個層級,X-T10 也是有內建實體的相位偵測器,雖說如此其對焦速度還是沒能趕上 E-M1,對焦延遲時間據 Fujifilm 表示為0.06秒,但顯然這數據是要搭配上該公司最先進的超音波線圈對焦鏡頭才能有的結果,依照實際的使用感受,X-T10 搭配上 XS 16-50mm 的鏡頭其對焦速度要略慢於 E-PL6 配上 14-42mm EZ,這是舊鏡頭的技術沒能相對的追上新機身的技術的問題。

追焦:
X-T10因擁有相位對焦的單元,所以在追焦的速度上要比E-PL6的追焦速度快一些,但是在對於移動物體的追蹤速度卻是比E-PL6要來得慢。另外還發現X-T10的追焦功能在連拍模式下似乎無法正常的工作,也就是連拍的前面幾張在物體尚未移動前的對焦是OK的,但是一但物體移動之後就有失焦的問題,目前尚未確定是使用設定上的問題,還是其本身的特性直如此。(後來經測試發現連拍追焦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啟動了MS+ES也就是電子快門與機械快門的混合模式,只要將其改成MS機械快門模式即可成功的連拍追焦)。

手動對焦輔助:
X-T10 擁有峰值對焦 ( Focus Peaking ) 的手動對焦輔助功能,但是該功能啟動後有明顯的影像雜訊產生,且觀景窗的影像反映時間也會開始產生延遲,E-PL6 並無該功能。

快門震動:
快門震動的問題在相機發展以來一直沒有被完全的解決,E-PL6 的快門振動算是很嚴重,甚至會影像到該機身防手震的功能,在這一方面 X-T10 似乎做的比較好,並沒有發現成像素質明顯的被快門震動所影響。

防手震:
X-T10 並沒有機身的防手震,其是依靠鏡頭的光學防手震來達成的,XS 16-50mm 這鏡頭的光學防手震約有降低快門2級左右的能力,在等校焦段 75mm 的實際拍照測試中,防手震開起約能將原本 1/30 秒的最低手持快門極限推向至 1/8 秒,這樣的結果要比 E-PL6 好一些,E-PL6 有部分的快門速度會被其快門震動所影響,近而導致防手震的失效。

曠時攝影:
這功能在 X-T10 上有個據稱是世界第一的特性,也就是在拍攝與拍攝間的空檔時間,機身會自動進入睡眠模式,這表示單單使用一顆電池不需抽換即有可能由晚上拍到日出,E-PL6 或是其它的機種均無法達到這樣的能力。

錄影功能:
雖說 X-T10 的 HD 錄影能達到每秒60幅的能力,但是其問題是沒有動態範圍設定、快門設定、峰值對焦的功能,與 E-PL6 一樣是個陽春型的錄影功能。

電子觀景窗:
X-T10 擁有 2.39M 像素的 OLED,其顯是模式可選擇一般的平淡模式或是效果模式,效果模式則會依照拍攝的效果設定之不同而即時的反應到 EVF 上。

LCD 顯示幕:
X-T10 擁有 920K 像素的 LCD 顯示幕,且顯示模式像其 EVF 一樣可選擇一般的平淡模式或是效果模式。

畫質表現:
該項評筆將另文探討之。

綜評:
總和以上幾項關於 X-T10 與 E-PL6 的比較,以下將各項目的優劣表列出來:

                              X-T10            E-PL6
外觀                      平                   平   
人體工學              優
質感                      平                   平
密實度                                         優
硬體鍵規劃          優
選單便利性          優
對焦速度              TBD                TBD     
對焦輔助              優
快門                      優
防手震                  優
曠時攝影              優
Live View拍攝               優
錄影                     平                   平
電子觀景窗          優
LCD螢幕              優

關於 X-T10 與 E-PL6 影像感測器的雜訊比較請參照 "Fujifilm X-T10 數位機身評測_影像感測器雜訊" 。

關於 X-T10 與 E-PL6 影像感測器的動態範圍的比較請參照 "Fujifilm X-T10 數位機身評測_動態範圍" 。

關於 X-T10 與 E-PL6 影像感測器的色彩深度的比較請參照 "

Fujifilm X-T10 數位機身評測_色彩深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